跳至主要内容

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不是很长(1854年后他们便分道扬镳了),但拉斐尔前派真是一个神奇的艺术流派,人数不多,作品不多,作品基本上也还没有脱离“写实”的传统轨道,但是它却像伟大的印象派一样对后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各国的“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甚至20世纪70年代后的一些当代绘画。他们的创作被称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前卫艺术”,他们应该说是英国献给世界艺术史最艳丽和最被称道的一朵奇葩:绚烂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动人的细节、活色生香又具有灵性的女性形象,成为他们这一流派的主要特征。

        拉斐尔前派最初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约翰·米莱斯、但丁·罗塞蒂,和威廉·亨特组成。他们的目的是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Mannerist)画家。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姿势和优美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他们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历来对拉斐尔前派作品深刻魅力的评价,都会落笔于其作品的文学性上,因为他们大多数作品的内容源自于莎士比亚、但丁、坦尼森等人的作品,以诗意的方式写实。

        罗塞蒂(1828-1882)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向后来唯美倾向转变的领导人物,同时也是绘画史上少有的取得独特成就的画家兼诗人。罗塞蒂远离社会问题,不趋向写实画风,执着于象征诗意的表现手法;其深厚的文学修养、高度的诗的热情以及近乎悲剧性的一生,赋予了作品盎然的诗情、朦胧的画意与浓浓的悲剧情绪。

        约翰·米莱斯(1829年6月8日—1896年8月13日)是十九世纪英国画家与插图画家,是拉斐尔前派的三个创始人中年龄最小、才华最高的一位。 《盲女》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题材来自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奥菲莉亚》是最受欢迎的代表作之一,米莱斯用细腻精致的笔调刻画了感人的场面,充满凄凉哀婉的情调。

        威廉-霍尔曼-亨特的作品的特点在于能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和表现国民精神,往往取材于圣经和文学作品,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在拉斐尔前派画家中,亨特是一位诚实可靠的长者。亨特也是宗教感觉特别强的画家,他的作品是拉菲尔前派画家中宗教色彩最浓厚的。

      伯恩-琼斯是拉斐尔前派理想的热情支持者与实践者。他是一位色彩大师,对于衣袍和衣褶的表现也技艺精湛,清晰的肌肉描绘,无力的姿态和中性的人物造型是伯恩·琼斯画风的特点,他的作品构图细致入微,描绘精中求神,他笔下的人物要么犹豫,要么没有表情,她们优雅而倦怠,很少有快速的动作,这有时给伯恩·琼斯的画面带来远离人间烟火的美的气氛。

 

 

 

 

type_contenu ZH
Business Flag
Oui